
金秋时节,陇东高原应该是苹果、玉米丰收的景象。然而,入秋以来的持续降雨,给庆阳市苹果、玉米、辣椒等农作物的收成带来困难:玉米田土壤湿度较高,农机具难以入土,苹果被雨水浸湿后容易出现开裂、掉落等现象。当地人的土包“面临减产的风险。
10月13日至15日清零后,庆阳市迅速获得稳定粮油扩张、提升特色产业提质增效的“黄金窗口”。市、县、镇429个救灾单位、296个村工作队动员6000余名干部职工深入田间地头,与群众一起奋战,保卫秋收。
收割第一线,多方力量齐心协力。正宁凑新城成立了“助农志愿者服务队”。干部们深入果园采摘装筐,深入田间送农机收割玉米,促进冬小麦秋播。宁县针对辣椒产业受损问题,组织县政府30多个部门400余人深入辣椒基地,人均采摘30余公斤;合水县老城镇1300多公顷果园,90多名党员干部分村。他们不仅帮助农户采摘,还联系三位外地采购商,协调运输车辆,形成“采摘-分拣-运输-销售”一站式服务。为24户劳动力短缺的农户收获了5万多公斤苹果。
为减少雨季造成的损失,庆阳市利用科技解决收割问题。市政A农业农村局会同各区县农业技术部门,针对“不同作物、不同情况”制定技术方案。 10月15日,开展现场技术培训200余场次,覆盖农民1.2万人。庆城县果业发展中心技术人员走进果园,向农民展示玉米、苹果的科学采收方法;合水县提前协调苹果鲜渗仓库15个,总库容8.8万吨。庆城县组织粮食烘干企业满负荷运转,采用“阶段升温作业法”加工湿粮。我市自建的66.58万吨苹果库房也为水果储存提供了保障。
生产、营销、电力安全同步推进。合水县电子商务服务中心通过直播带货播出,单场苹果销售额突破5万元,全县签订苹果销售订单4.3万吨;国网庆阳供电公司成立了32名共产党员小组,对农业线路和农机电气设备进行检查,纠正了46个隐患,开辟了粮食烘干粮食和冷库处理用电的“绿色通道”。
庆阳市在举办秋收的同时,同步推进秋播。各县区准备了充足的农资和机械,实行分类种植技术。目前,全市5个县区冬小麦、冬油菜播种工作已全部完成,预计10月25日前全部完成,实现“秋收满仓、秋播满润”。
“我们要继续关注天气变化,加大力度“我们会全力以赴,确保秋粮回仓。”庆阳市农业农村局负责人说。目前,合水县果园的分拣、庆城县田间农机的轰鸣声、宁县直播间的叫卖声都在播放。 陇东高原的丰收音乐。
(中国日报 马晶娜、张晶供图)
WS68F0C9EEA310C4DEEA5ECB5C
https://cn.chinadaily.com.cn/a/202510/16/ws68f0c9eea310c4deea5ecb5c.html
版权保护:本网站发布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信息等)版权归中国日报网(中国日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使用。未经中国日报网同意及许可,禁止转载和使用。向《中国日报》提交评论:rx@chin每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