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成绩斐然!中新互联互通项目为中国西部地区与东盟合作开
在中新建交35周年之际,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简称“中新互联互通项目”)于11月7日迎来十周年。作为第三个政府间生态城合作项目,该项目十年来以“现代互联互通、现代服务经济”为主题,深耕合作,取得了良好的合作反响。
该项目以重庆为运营中心,创新采用“重庆+新加坡”双枢纽模式,成功搭建起西部地区与东盟国家“面对面”的合作桥梁。围绕金融服务、航空业、交通物流、信息通信四大领域,合作边界不断扩大,互联互通水平不断提升,成为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引擎。
十年征程,一系列开创性成果和里程碑一一落地。 2015年,中新(重庆)战略互联互通示范项目签约。重庆成立中新互联互通项目管理委员会。 2016年,中新互联互通项目联合实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召开。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管理中心成立。 2017年,渝桂黔陇“南行通道”共建机制建立,首列试验列车和常开列车成功开行,多式联运示范项目正式启动;2018年,举办首届项目融资峰会,中西部地区首支房地产投资信托在新交所挂牌,并两国签署“新国际陆海贸易走廊”“道”谅解备忘录; 2019年,新加坡在华最大投资项目重庆来福士广场开业,中新(重庆)互联网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开通; 2021年,《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工程总体规划(2021-2025年)》及专项规划正式发布。首届新型陆海走廊国际合作论坛在重庆召开; 2022年,中新(重庆)多式联运示范基地主区启动运营。首届重庆·新加坡体验周系列活动在重庆举行; 2023年,启动“共建国际陆上贸易新走廊暨重庆跨境数字贸易发展战略合作”; 2024年,中新跨境电商数字金融服务平台采用rm,新加坡国立大学与苍岸车辆共同建设新技术实验室; 2025年,项目荣获“通商中国企业奖”,双边合作机制会议再次在重庆举行。
从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到产业深度融合,从金融创新突破到数字贸易加速,中新互联互通项目十年来不断谱写双边合作新篇章,为中国开放发展和东盟地区经济发展注入长远动力。 (中国日报重庆记者站 谭英姿 | 杨淑杰)
WS690EE230A310CECA48B7BB0D
https://cq.chinadaily.com.cn/a/202511/08/ws690ee230a310ceca48b7bb0d.html
版权保护:本网站发表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信息等)版权属于中国日报网(中国日报网)每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使用。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同意和许可,禁止转载和使用。向中国日报提交评论:[email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