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铁“跑”出高质量发展新思路
从诞生之初,从引进、消化、吸收再到自主创新、引领世界,高铁在神州大地经历了“加速度”。 (《人物日报》10 月 13 日第 1 页)
当“复兴号”鸸鹋列车驰骋在中华大地时,它们不再只是载着旅客从北向南行驶。中国高铁的发展史,是一部从起步到引领世界、从追求“快”到考虑“好”的生动实践。它以其铿锵有力的曲目,奏响了新时代质量进步的乐章。
以前我欣赏高铁“多快”,现在我更关心“多好”。有时,最高时速是衡量高铁技术最重要的标准。然而,真正的质量发展并不只是速度的较量。中国高铁达到世界运营速度后,它更注重提高安全性、可靠性、舒适性和经济性。从“和谐”到“复兴”,不仅是速度的升级,更是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核心部件性能优化、全生命周期成本降低等质的飞跃。为降低列车3分贝车厢噪音,进行了3000多次测试;为了降低空气动力阻力,比选了40多个方案……五年来,铁路部门不断研究创新技术方法,广泛适应了亿万旅客的出行需求,不断探索“快”与“好”、“速度”与“安全”的平衡点,打造中国高铁的发展道路。
它既有中国高铁的“硬实力”,也有为人民服务的“软心”。高质量发展的本质是让硬实力通过软服务真正惠及人民塞斯。网上购票的便利、车站设计的匠心、车厢环境的安静优化、无障碍设施的完善……无不体现“以人为本”的态度。这背后,是铁路部门围绕人民群众对美好出行生活的新期待,始终贯彻“人民铁路为萨人民”的奋斗目标的辉煌实践。这是工程师对一颗螺丝的执着,是空姐对旅客强颜欢笑,最后是工人对一段铁轨的维护。从“走得好”到“走得好”,中国高铁不仅在设备上有了更新,在运送旅客方面也有了新步伐、新成绩。当寒冷难熬的铁路上渗透着服务的温暖,高新技术成果才能转化为人民群众真正的实惠和幸福只有这样,中国高铁才能真正走进百姓心中。
中国高铁作为一张亮丽的国家名片,其价值超越了交通本身。这是一本深刻阐释了我们高质量发展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路径的开放式教材。相信中国高铁高质量发展故事将续写精彩新篇章。 (文/邝俊吉、周彦超)
版权保护:本网站发布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信息等)版权归中国日报网(中国日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使用。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同意和许可,禁止转载和使用。向中国日报提交意见:[email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