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建三局承建的北京市重大工程安立路(科惠路—北六环)快速改造项目四标段始终以施工党建引领,推动施工线融合、相互促进。截至目前,该项目已完成再生水管道767米、立交桥桩基21根施工;拆除土方 5,635 立方米;已完成引导道路18900平方米和东西带分离。该项目的建设不断发展且高效。
终结劳动难:分解复杂环境,通过“拼接每个实例”完成多个节点
该项目位于朝阳区与昌平区交汇处,周边环境复杂,市政设施密集。面对作业区域狭窄的困境,项目部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科学组织、多条协同,积极协调推进征地拆迁,合理优化施工顺序,在有限空间“找准时机”,创新采用“分段突击、交叉作业”模式,优化资源,顺利完成关键节点和公交引导,为正式进入第一阶段征地拆迁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10月下旬指导节点及工程主体施工。
科技赋能:BIM可视化仿真,智慧引领解决交通诱导问题
面对复杂的交通诱导挑战,项目组创新性应用BIM技术,对引导改革方案进行三维可视化模拟和优化,极大提高了交通引导效率,减少了对市民出行的影响。应用该技术还于今年7月荣获中国信息协会BIM竞赛组一等奖,体现了该项目在数字化、智能化建造方面的领先水平。
安全意识:排查整改并重,保持安全生产“零事故”
项目部始终把安全生产放在第一位。对全员开展安全教育培训11期,严格落实每周隐患排查机制,整改闭环率100%。施工过程中实行“全天候”、“无盲点”检查模式。在交通高峰和主赛事保障期间,实行“全员”管控领导带头,全面构筑现场安全防线,持续保持安全生产零事故。
绿色施工:强化环境精神防护要求,拿下工地“绿卡”
项目积极落实环保要求,科学部署、规范施工。今年6月,该工地成功获得北京市扬尘治理“绿卡”。标志着该项目在绿色施工和环境保护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此次荣誉不仅是对项目环保工作的认可,也让项目在后续建设中得到政策支持,有效保障了项目进度。
党建魂修:红色引擎驱动,有效提升凝聚力和战斗力
项目党支部今年举办了8场主题日,与当地街道、企业开展共建共建活动2次,组织参观抗战纪念馆,开展专题活动等“青春在党,同行同行”,有效提高了团队团结力和战斗力。在抗战胜利80周年之际,青年志愿者主动前往天通榆地铁南站疏导交通、修复停车位,展现了中央企业的责任担当。今年以来,项目部、党支部已收到相关单位表扬信6关闭,真正实现党建工作与项目建设的共鸣和深度融合,为业务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红色动力”。
版权保护:本网站发布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信息等)版权归中国日报网(中国日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使用。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同意和许可,禁止转载和使用。向中国日报提交评论: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