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走进遵义通州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茶厂升级改造车间,自动化设备一字排开。制作过程中,嫩叶翻滚,茶香扑鼻。工作人员正在按照茶叶制作工艺流程和设备操作要求,顺利进行设备制作和加工。千斤鲜叶经过杀青、调剂、旋干、烘干、调料等多道工序,就成为味道鲜美的道真硒锶茶。
通州农业公司生产车间
“这就是我们刚刚引进的明智泡茶设备,今天已经调试完毕,正式投产。”该公司负责人韩蛟表示,目前正值热销和秋加工的黄金时期。这批致力于绿茶生产的“新帮手”按下了新茶订单的“加速键”。
Z统一通州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位于贵州省遵义市道真自治县。是集茶叶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茶产业龙头企业。公司采取“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拥有自营和合作基地12000多公顷。在扩大生产规模的同时,以茶叶专业合作社的形式推动800余户茶农组建,发展农业合规,解决了茶农生产加工无技术、产品无标准、销售无市场的问题。增加茶农人均收入4300余元。
2024年起,粤黔合作工作组遵义工作组道真组获得珠海、遵义共建“国家新茶饮品供应链中心”机遇并成功全面引进深圳市欣荣洋科技有限公司供应链新茶,签订大量夏夏采购订单。通州公司积极响应,成为饮用茶订单的新供应商之一。
“以前不接日茶和秋茶,公司主要做春茶订单,设备也比较先进。”韩娇说:“现在‘新饮茶’订单不断,原有的生产设备已经不能满足订单需求,急需购买新的生产线了。”
了解这一情况后,粤黔合作工作组遵义道真工作组道真积极组织农业农村部门为遵义通州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贵州京千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大真投入挂钩资金400万元以上 自治县 县 技术泰雅茶业等供应企业购置了一批新型茶叶加工设备,以新的品质生产力开辟了新的轨道,实现了茶叶加工茶技术的发展,为茶产业的维护注入了新的热情。
工艺指导制茶工人
“从鲜叶的青色到成品的选色,每一个环节都由机器精准控制,保证了茶叶的产量和品质。”制茶工人韩留生感慨道:“现在引进新设备,以前20多人的出货,只需要四五个人就可以完成,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大家都轻松了。”
降低成本、提高产能、创新技术,真正带来了新的业务发展机遇。通州公司引进的全自动茶叶生产线,通过机械控制实现自动化整个过程。设计工艺严格按照道真硒锶茶的特性设计。采用微波修复、自动机械、干波干燥。与传统的手工炒茶相比,其他工艺虽然不能保证茶叶的品质和产量,但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是基本生产力,有了这一系列设备,不仅能改进加工工艺、保证产品质量,还能更好地满足新的茶饮料订单需求,大大提高了茶农的经济效益。”韩娇说道。
道真自治县现有茶园面积约10万公顷,其中无公害茶园6万公顷,绿色食品认证茶园1万公顷,有机茶园3000公顷,雨林联盟认证茶园6000多公顷。预计今年茶叶产量4400吨,产量预计将达到500万吨。综合产值4.5亿元。下一步,该县将紧盯茶饮料新领域,全力开辟新赛道,抓住株遵合作打造新型茶饮料供应链中心机遇,聚焦特色产业“小切口”,做好培育形成新生产力的“大文章”,全力推动茶产业升级,重塑动能,激活茶产业发展。 “新”力量。 (龙舟君 | 编辑:中国日报贵州记者站 杨君)
WS68EE18B5A310C4DEEA5EC4CC
https://cn.chinadaily.com.cn/a/202510/14/ws68ee18b5a310c4deea5ec4cc.html
版权保护:本网站发布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信息等)版权归中国日报网(中国日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使用。未经事先同意的复制和使用d 经中国日报网许可已被烧毁Awal。向中国日报提交评论:
[email protected]